一、活動背景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等前沿技術已成為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力量。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簡稱“深圳先進院”)作為國內頂尖的國立科研機構,堅持聚焦科技創新需求,結合深圳市“20+8”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新賽道,高效推進科學研究與產業發展一體設計、一體推進。深圳先進院一直致力于在人工智能、云計算、生物醫學成像等領域開展前沿研究,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這些成果不僅為我國的科技發展貢獻了重要力量,同時也為產業界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撐和創新動力。
深圳先進院的科研人員在各自的領域內深耕細作,取得了令人矚目的研究成果。他們在深度學習與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處理、云計算系統資源管理等方向上的突破,不僅推動了相關領域的科技進步,更為產業界提供了寶貴的技術資源和解決方案。這些成果的應用,不僅提升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也推動了整個產業的升級和發展。
為了進一步發揮先進院人才、科研、技術、成果優勢,整合源頭創新科技資源,搭建“創新鏈”與“產業鏈”協同橋梁,促進科研機構與產業企業開展技術交流與對接,深圳先進院聯合深圳市軟件行業協會發起“走進先進院”開展專題技術對接系列活動,以市場價值為導向,以技術創新為重心,以政府科技專項為紐帶,促進產、學、研、資、政、用有機融合發展,破解企業發展關鍵技術問題。
通過此次活動,希望能夠讓會員單位深入了解深圳先進院的研究方向及科研技術,促進會員單位與先進院老師的交流合作,探索技術攻關與成果轉化的可能性。同時,我們也希望通過此次活動,搭建一個產學研合作平臺,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為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二、活動目的
1. 深入了解深圳先進院的研究方向及科研技術。
2. 促進會員單位與先進院老師的交流合作,探索技術攻關與成果轉化的可能性。
3. 搭建產學研合作平臺,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
三、組織單位
主辦單位:深圳市軟件行業協會、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
協辦單位:深圳市計算機學會數字化信創專委會
四、時間地點
時間:2024年5月15日 星期三 下午14:30-17:00
地點:深圳市南山區大學城學苑大道1068號中科院深圳先進院B區B100會議室
五、活動對象與規模
本次活動面向深圳市軟件行業協會的會員單位,特別是有意愿與深圳先進院進行產學研合作的單位。每家會員單位限1人參加,總規模控制在40人。參會人員需提前提交報名進行審核,審核通過后方可參會,謝絕空降。
六、活動議程
1. 簽到環節
14:00-14:30 簽到
2.參觀環節
14:30-15:00 參觀先進院展廳
3.交流環節
15:00-15:20 領導致辭
15:20-15:30 深圳市科技重大專項政策解讀
15:30-15:40 主題報告:基于國產超算平臺的生物醫學數據分析和城市計算 魏彥杰 研究員
15:40-15:50 主題報告:基于云計算平臺的大模型推理任務優化 徐敏賢副研究員
技術主要面向云計算服務和平臺提供商、大模型應用開發和運維人員等。
15:50-16:00 主題報告:基于空間智能體的典型公共場所安全管理分析引擎 李燕敏
以大數據為核心構建基于“邊緣AI感知+大模型”的空間智能體,該技術可應用于城市交通樞紐、大型活動中心、口岸大廳等典型公共場所。
16:00-17:00 技術應用與產學研合作互動交流
17:00 合影留念及活動結束
七、報名方式
深圳市軟件行業協會會員企業代表參加,會員每家企業僅限1人參加。通過協會公眾號、系會系統報名,待審核通過后免費參會,謝絕空降。
1.協會系統。登錄協會信息管理系統http://app.ssia.org.cn,在“待辦事項”公告信息欄中,點出本活動通知進行報名;
2.公眾號報名。進入公眾號“深圳市軟件行業協會”在“我的”+“活動報名”內報名。
八、專家簡介
魏彥杰,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研究員,高性能計算研究中心主任,數字所所長助理,深圳市高性能大數據處理平臺主任。美國阿貢國家實驗室訪問教授,獲2020年中國科學院必和必拓導師科研獎,2021年度中科院青年促進會優秀會員,深圳市孔雀計劃B類人才,CCF生物信息專委、高性能計算專委、大數據專委委員,YOCSEF深圳主席(2021)。研究方向為生物信息學、高性能計算。發表學術論文130多篇,授權專利近20項。主持多項研究課題,包括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發改委項目、廣東省重點研發計劃、廣東省產學研項目以及深圳市孔雀計劃項目等。
徐敏賢,副研究員,碩士生導師。博士畢業于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現任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云計算技術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入選深圳市海外高層次人才“孔雀計劃”、廣東省海外博士后引進計劃。主要研究方向為云計算系統資源管理,已在相關領域發表論文60余篇,申請PCT/發明專利10余項。2023年被斯坦福大學評選為世界前2%頂尖科學家。
主持和參與國家級、省部級、市級、行業代表性企業項目多項,包括主持國家自然科學青年基金、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負責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子專題、中國科學院國際人才交流計劃,主持深圳市博士啟動項目、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優秀青年基金,聯合主持阿里巴巴創新研究計劃、華為產學研項目,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廣東省重點研發計劃項目、深圳市承接國家重大項目等多項。現為CCF高級會員(分布式計算與系統專委會執行委員、體系結構專委會執行委員、服務計算專委會執行委員),IEEE會員。
李燕敏,碩士,現任深圳北斗應用技術研究院院長助理兼戰略科研部長,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數字所北斗信息中心主任助理,主要研究方向為智能交通技術、大數據分析技術等,具有豐富的項目實戰經驗和管理經驗,承擔及核心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廣東省新型研發機構建設項目、深圳市重大承接項目、深圳市重大專項、深圳市發改委工程實驗室等各類重大課題20余項,發表相關核心論文5篇,申請發明專利10余件,2022年獲得廣東省技術發明二等獎,2023年獲得中國地理信息產業協會科技進步一等獎。
九、聯系方式
林遠麗 86076935
梁 穎 83758300
吳常君 15817491110
十、組織單位介紹
1.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
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簡稱“深圳先進院”)由中國科學院、深圳市人民政府和香港中文大學于2006年2月共同建立,實行理事會管理,探索體制機制創新;瞄準國際一流工業研究院,致力于推進與國際學術接軌、與粵港澳大灣區產業接軌,不斷提升國家和粵港澳大灣區制造業、健康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努力建設成為國際上有聲望、國家有地位、地方有貢獻的新型科研機構。
作為深圳首個國立科研機構,深圳先進院創新構建了以科研為主的集科研、教育、產業、資本為一體的微型協同創新生態系統,堅持聚焦科技創新需求,結合深圳市“20+8”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新賽道,高效推進科學研究與產業發展一體設計、一體推進,前瞻布局生物醫學工程、腦科學、合成生物學、生物醫藥、先進電子材料、機器人與人工智能、碳中和七大研究領域,建設8個研究所、2個大科學裝置、4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3個國家創新中心、79個省市創新載體。
經過17年的發展積淀,深圳先進院人員規模達4547人,已建成一支平均年齡33歲的國際化人才隊伍,擁有全職海內外院士14人,國家級人才135人,海歸超811人,3位全職海外院士獲中國政府友誼獎,77位學者入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累計承擔各類經費近200億元,累計發表論文超1.8萬篇,申請專利1.55萬件(其中PCT3317件);累計孵化企業1853家,持股365家。
2. 深圳市計算機學會
深圳市計算機學會是由從事計算機?業的科技工作者,與計算機相關的科研、教育、管理、產業等領域的個人及單位自愿組成的學術性、聯合性、專業性的地方性非營利性社會組織。
學會致力于打造具有高端學術影響?的社會組織,堅持搭建高端平臺,推動高校資源整合,強化高端人才供應鏈服務,布局人工智能、區塊鏈、網絡安全等計算機領域。依據學會“人才智庫”配合政府職能,提供行業資訊服務,為政府決議建言獻策,受到廣泛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