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國際力量對比深刻調整。在這個大形勢下,黨中央、國務院確定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深入實施制造強國戰略”。我們應當看到,鑒于歷史上我國錯過了前幾次工業革命,所以面對當前的歷史機遇和挑戰,應當有更強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我們務必抓住時機,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爭取在不遠的將來,使中國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發展成為一個現代化制造強國。
亟待補齊工業軟件短板
為了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我們要對人類工業化的經驗和教訓進行深入研究,加深對新時期、新格局下,工業和經濟發展規律的探索和認識,尤其是要根據我國經濟發展的客觀實際,制定出套做強做優做大實體經濟的新方針、新舉措,能有力地促進我國工業高質量發展,將實施新型工業化的各項政策舉措落到實處。
習近平總書記在2023年1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繼續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扎實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的基礎,抓實體經濟一定要抓好制造業。要加強自主創新,發展高端制造、智能制造,推動我國實體經濟由量大轉向質強。我國已連續12年保持世界第一制造大國地位,制造業占比對世界制造業的貢獻比重接近30%。中國龐大的制造業支撐了中國國民經濟的發展,同時也對今天我們進入新一輪科技革命,實施數字化轉型提出了新的挑戰,其中,如何迅速補齊中國在工業軟件領域的短板就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工業軟件是指專門用于或主要用于工業領域,為提高工業企業研發、制造、生產管理水平和工業裝備性能的軟件,可以比喻為是工業化進程的“皇冠”。工業軟件正在成為工業智能制造的核心,被譽為國之重器。鑒于歷史原因,我國在工業軟件領域還比較落后,中國作為世界第一大工業國,制造業約占全球的30%,但在工業軟件方面市場占比不足6%,且該領域長期處于被國外企業壟斷。這表明我國當前工業軟件在中國制造業滲透率顯著落后,與我國工業化進程相比并不匹配,同樣這也預示,今后,中國要從制造大國走向制造強國,實現產業基礎高級化,達到高質量發展,都需要大力發展自己的工業軟件。這也表明工業軟件在我國蘊藏著巨大的市場潛能。數據顯示,到2025年,我國工業軟件市場規模將超過4000億元。
隨著制造業轉型步伐的加快,我國積極部署高端工業軟件。在全球工業進入新舊轉換的階段,工業軟件廣泛應用于幾乎所有的工業領域的核心環節,可以說,失去工業軟件的主導權,我們將失去工業發展的主動權。隨著近幾年國家政策的不斷調整和優化,一些專精特新企業大量涌現,從宏觀角度來講,這是國家對制造業系統性重構的表現。雖然我國在工業軟件領域起步較晚,但是我國具有世界上門類最齊全的工業體系,在廣闊的工業領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應用場景,形成了比較全面的知識體系和人才隊伍,再加上我國具備舉國體制優勢、超大規模市場優勢、人才優勢,這為克服中國工業軟件薄弱環節創造了有利條件,也為我們從制造大國邁向制造強國打下堅實的基礎。
努力構建工業軟件體系
2021年在地方和有關部門的支持下,工業軟件聯盟成立,旨在突破國產基礎工業軟件,圍繞產業鏈共建工業云平臺,助力工業數字化轉型。聯盟提出:以中國豐富的工業場景為磨刀石,以新制造業的有效市場需求為導向,以云計算架構為中心,更換工業軟件切入策略和競爭邏輯,重新定義新一代工業軟件架構、標準體系,充分利用云、AI、大數據、先進網絡等新技術,引入數據驅動和模型驅動等新方法,更換科技競爭的賽道和規則,結合有為政府領導下新型舉國體制的政策優勢,設計新的生態化和體系化推進模式,由產業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聚心、聚智、聚力,共建新一代工業軟件云體系,壯大中國工業軟件產業連續供應能力,助力中國工業數字化轉型升級,實現工業軟件的崛起,助力中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顯然,工業軟件聯盟的方案突破了傳統工業軟件體系的框架,是要用新一代工業軟件云/工業云平臺體系替代傳統的CAX類(包括CAD、CAE、CAM,即計算機輔助設計、計算機輔助工程、計算機輔助制造)工業軟件體系,這不僅在技術上有創新,同時還將新一代信息技術融入傳統工業軟件當中。他們提出的新一代工業軟件體系架構設計,包括一套架構(新一代工業軟件體系架構)、兩大驅動(元數據驅動,模型驅動)、三重使能(云、大數據、AI)、X新應用:系統設計仿真,結構設計仿真自動化,單板電子設計自動化,仿真中心,設計與制造融合等。目前聯盟廣大成員正集思廣益,團結奮斗,為構建這一工業軟件云而努力奮戰,爭分奪秒,奪取最終的勝利。
鑒于以新一代工業軟件云替代傳統的CAX類工業軟件,不可能一蹴而就,眼下,為了應對發達國家在工業軟件領域對我國實施禁運、斷供、停服之類的制裁,我們需要立即行動起來,實施“補短板”,這方面已有了不少進展。
FEA、CFD等核心算法是工業軟件中的難點,一般認為需要花費很大人力物力和很長時間才有可能突破,現在我們的企業已經在這些核心算法方面基本上達到了國際同行的水平,這無疑大大提高了我們在工業軟件方面趕上發達國家的信心。
目前國內企業踔厲奮進,砥礪前行,已經成為發展中國工業軟件的中流砥柱。今后我們要乘勢而上、再接再厲、接續奮斗,做好發展中國工業軟件的頂層設計,協同努力、開拓創新。這樣,我們一定能構建起中國自己的工業軟件體系,通過國家政策引導、政府支持,以及豐富的市場場景和應用實踐不斷迭代推廣,盡快補齊中國工業軟件的短板,使我國早日從世界制造大國走向世界制造強國。